最后的旅行

风之吻 情感故事 123

最后的旅行-第1张图片-风享汇

  陈默第一次见到林晚时,是在街角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茶馆。

  三月的风还带着料峭的寒,他穿着一件深灰色冲锋衣,袖口沾着点没洗干净的水泥灰 —— 前一天刚跑完工地,赶不及换衣服就来了。对面的林晚穿了件米白色针织衫,头发利落地挽成发髻,露出光洁的额头,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温和却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
  “陈工程师,35 岁,结构设计专业,无不良嗜好。” 介绍人阿姨笑着撮合,“林老师,33 岁,重点中学毕业班班主任,教学能力强,人也踏实。你们俩啊,都是实在人,肯定合得来。”

  陈默没怎么相亲过。大学毕业后进了省建筑设计院,从助理工程师做到项目负责人,十年间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耗在了图纸和工地上。不是不想恋爱,只是项目不等人,通宵改方案是常事,连轴转的日子里,实在抽不出精力经营一段感情。眼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孩子都上了小学,父母急得上火,他才松口同意相亲。

  林晚的情况大同小异。师范大学毕业就进了这所全市闻名的重点中学,从初一带到高三,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班压得她喘不过气。学生的成绩、升学压力、青春期的叛逆问题,桩桩件件都要她操心。前几年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,对方是个医生,同样忙碌,两人凑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,最后因为 “彼此都给不了想要的陪伴” 和平分手。后来她索性把心思全放在工作上,觉得婚姻大抵就是找个靠谱的人搭伙过日子,直到同事再三推荐陈默,说 “他虽然话少,但做事稳当,肯定能理解你的忙碌”。

  第一次见面没什么波澜。他们在茶馆坐了一个小时,聊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—— 天气、工作、各自的兴趣爱好。陈默话不多,大多时候是林晚在说,他认真听着,偶尔点头回应,眼神坦诚,没有油滑的试探。林晚觉得这样挺好,不费劲,也不用刻意伪装。

  之后的相处就像两条平行线慢慢靠近。他会在加班结束后,绕路去她学校附近,给她带一份热乎的宵夜,然后说 “我刚好路过”;她会在他出差前,把换洗的衣服叠好,塞进他的行李箱,附上几包常用药,叮嘱 “注意安全”。没有鲜花蜡烛的浪漫,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,一切都顺理成章。半年后,他们领了结婚证,拍了一组简单的婚纱照,办了场不大不小的婚礼,请了双方的亲友和同事。婚礼上,主持人让陈默说几句对林晚的话,他憋了半天,只说了一句:“以后我会好好对你。” 台下有人笑,林晚却眼眶发热,她知道,这是他能说出来的,最郑重的承诺。

  婚后的生活,和他们预想的一样忙碌。陈默接手了一个重点工程,工期紧,任务重,经常加班到深夜,有时甚至直接住在单位。林晚则面临着毕业班的冲刺阶段,早出晚归是常态,早上七点不到就去学校,晚上要等到学生下晚自习、查完宿舍才能回家,到家往往已经十一点多了。

  他们的家,更像是一个临时的落脚点。冰箱里塞满了速食和半成品,偶尔有时间在家做饭,也是简单的两菜一汤,匆匆吃完,又各自投入工作。客厅的沙发上,常常搭着他没来得及洗的外套,和她批改到一半的作业本;餐桌上,有时会留着他写的便签,只有寥寥几个字:“我加班,不用等我”,或者她留下的纸条:“粥在保温壶里,记得喝”。

  林晚不是不渴望陪伴。有时候深夜回家,看着空荡荡的客厅,只有一盏小灯亮着,心里会涌起一阵莫名的失落。她会想起同事们聊起老公时的甜蜜,想起闺蜜吐槽男友太黏人,而她的婚姻里,似乎只有无尽的忙碌和沉默。陈默从不跟她说 “我爱你”,甚至很少拥抱她,他们的交流大多围绕着 “吃了吗”“今天忙吗”“水电费交了” 这类琐碎的事情。

  她偶尔会想,自己嫁给陈默,到底是因为爱,还是因为合适?他们就像两个被生活推着走的陀螺,在各自的轨道上高速旋转,看似朝着同一个方向,却又隔着遥远的距离。

  终于,送走了这届毕业班。高考结束那天,林晚看着学生们欢呼着跑出考场,心里忽然空落落的。忙碌了三年,骤然清闲下来,她反而有些无所适从。她开始有时间整理房间,翻看结婚时的照片,回忆和陈默相处的点点滴滴。越想,越觉得迷茫。她不知道自己在陈默心里到底占据着怎样的位置,他的踏实可靠,在缺少了情感表达的支撑后,渐渐变成了 “不够在乎” 的证明。

  那天晚上,陈默难得没有加班,早早回了家,还买了她爱吃的草莓。林晚把草莓洗干净放在盘子里,推到他面前,犹豫了很久,终于还是问出了口:“陈默,你爱我吗?”

  陈默正在剥橘子的手顿了一下,抬眼看她,眼神里带着点疑惑,似乎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。“当然爱啊,” 他语气平淡,像是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,“不然怎么会跟你结婚?”

  “那你为什么从来不说?” 林晚的声音有点发颤,“你从来没有跟我说过‘我爱你’,也很少陪我,我有时候会觉得,你根本不需要我。”

  陈默皱了皱眉,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他沉默了半天,才有些笨拙地说:“我…… 不知道怎么说。我觉得,心里有就够了,说不说出来,不重要。”

  “重要!” 林晚提高了声音,积压了许久的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,“我需要知道,需要听到你说!陈默,我们这样的婚姻,和室友有什么区别?”

  她起身走进卧室,拿出一份早已写好的离婚协议,放在陈默面前。“我想了很久,我们可能真的不合适。”

  离婚协议上的字迹清秀,条款写得很清楚,财产一人一半,没有孩子,也没有太多牵扯。陈默拿起协议,逐字逐句地看着,手指微微有些颤抖。他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,眼神里满是错愕和不解,还有一丝林晚从未见过的慌乱。

  “为什么?”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就因为我没说过‘我爱你’?”

  “不止是这个。” 林晚别过脸,不敢看他的眼睛,“我们没有共同的时间,没有情感的交流,这样的日子,我过不下去了。”

  陈默放下协议,沉默了很久。客厅里只剩下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,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林晚的心揪得紧紧的,其实说出离婚这两个字,她心里也不好受,但她实在不知道,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坚持下去的意义。

  “我不同意离婚。” 陈默忽然开口,语气很坚定,“林晚,我知道我做得不好,我不会说话,也没好好陪你,结婚的蜜月都没带你去,我亏欠你太多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,好不好?我们去旅游,就我们两个人,去你一直想去的张家界。回来之后,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合适,我再跟你谈离婚的事。”

  他的眼神里带着恳求,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。林晚看着他,心里忽然软了下来。她其实也不是真的想离婚,只是想确认自己在他心里的位置。犹豫了片刻,她点了点头:“好,我跟你去。”

  出发去张家界的那天,天阴沉沉的,下起了小雨。陈默提前做了攻略,订了靠近景区的民宿,还特意请了年假,推掉了所有的工作。一路上,他话依旧不多,但却很细心。他给林晚准备了晕车药、雨伞、保暖的外套,还把她爱吃的零食装在背包里,时不时拿出来递给她。

  到了张家界,雨还没有停。连绵的阴雨笼罩着整个景区,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缭绕,若隐若现,透着一股清冷孤寂的美,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心情。

  他们沿着盘旋的山道往上走,山道湿滑,两旁是陡峭的悬崖,只靠几根简陋的栅栏防护着。林晚穿着防滑鞋,还是有些小心翼翼,走得很慢。她注意到,陈默一直走在她的外侧,靠近栅栏的那一边。

  “你为什么一直走在外面?” 林晚忍不住问他。

  陈默扶了扶她的胳膊,提醒她脚下的台阶:“路太滑,这边的栅栏看着不牢,我怕你万一不小心跌倒。”

  他的语气很平淡,像是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。但林晚的心,却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,暖暖的,酸酸的。

  她停下脚步,看着陈默。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,几缕发丝贴在额头上,他的裤脚也沾满了泥点,看起来有些狼狈。但他的眼神很专注,一直盯着脚下的路,左手始终虚扶着她的胳膊,保持着随时可以护住她的姿势。

  这一刻,林晚忽然想起了很多被她忽略的细节。

  她想起,有一次她重感冒,发烧到 39 度,浑身无力。陈默当时正在外地出差,接到她的电话后,二话不说,连夜开车赶了回来,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三点。他没有叫醒她,只是悄悄给她量了体温,喂她吃了退烧药,又用毛巾给她物理降温,守了她一夜。第二天早上,她醒来时,看到他趴在床边睡着了,眼里布满了红血丝,桌上放着熬好的粥和煎蛋。她问他怎么回来了,他只说 “项目那边暂时没事”,却没说自己开了六个小时的车,连口水都没喝。

  她想起,她第一次带毕业班时,压力太大,经常失眠。陈默知道后,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偏方,每天晚上给她煮安神的粥,还会在她睡前给她泡一杯温牛奶,默默陪在她身边,直到她睡着才去书房加班。他从没有说过 “别太累”,但那些深夜的粥和牛奶,却比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更让她安心。

  她想起,他们结婚后,他虽然经常加班,但只要有空,就会把家里的家务都做了。她的衣服,他会分类洗好、晾干、叠整齐;家里的水电费、物业费,他从来不用她操心;她喜欢吃的东西,他总会记在心里,逛街时看到了就买回家,放在冰箱里。他从来没有说过 “我疼你”,但这些琐碎的小事,却点点滴滴都透着他的在乎。

 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,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。陈默见她站着不动,以为她累了,便说:“要不我们找个地方歇会儿?”

  林晚摇摇头,眼眶有些湿润。她忽然伸出手,挽住了陈默的胳膊。陈默的身体僵了一下,随即放松下来,反手握住了她的手。他的手很宽厚,带着常年握笔和画图留下的薄茧,却很温暖,牢牢地包裹着她的手。

  “陈默,” 林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,“以前,我总怪你不说爱我,怪你不陪我。但我现在才发现,你其实一直都在用你的方式爱着我。”

  陈默转过头,看着她,眼神里带着点惊讶,还有一丝欣慰。他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什么,最后却只是握紧了她的手,轻声说:“以后,我会多陪你。”

  他们继续沿着山道往上走,雨渐渐小了,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远处的山峰上,雾气慢慢散去,露出了奇峰异石的真面目,壮丽而秀美。陈默依旧走在外侧,时不时提醒林晚路滑,遇到难走的地方,就停下来扶她一把。林晚靠在他身边,心里暖暖的,之前的阴郁和迷茫,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。

  她忽然明白,爱情从来都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和轰轰烈烈的浪漫。对于陈默这样的人来说,他的爱,藏在深夜为她留的那盏灯里,藏在清晨为她准备的早餐里,藏在生病时默默的守护里,藏在山道上为她挡在外侧的背影里。这种爱,不张扬,不热烈,却踏实、坚定,像张家界的山峰一样,历经风雨,始终屹立不倒。

  旅行回来的那天,阳光很好。林晚把那份放在抽屉里的离婚协议拿了出来,看了一眼,然后毫不犹豫地撕成了碎片,扔进了垃圾桶。

  陈默从厨房端出一杯温水,递给她:“饿了吧?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。”

  林晚接过水杯,笑着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

  餐桌上,红烧肉的香气弥漫开来。陈默给她夹了一块肉,轻声说:“以后,我尽量少加班,周末我们可以去逛逛公园,或者看看电影。”

  林晚看着他,眼眶弯成了月牙:“好啊。其实,你不用特意改变什么,只要让我知道,你心里有我就好。”

  陈默抬起头,看着她,眼神温柔,认真地说:“林晚,我爱你。”

  这是他第一次对她说 “我爱你”,语气依旧平淡,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。林晚的心里,像是有一股暖流涌过,温暖而踏实。

  她知道,他们的婚姻,不会因为这一次旅行就变得完美无缺,他们依旧会忙碌,依旧会有分歧。但她也知道,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读懂彼此的爱,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珍惜彼此的陪伴。

  就像张家界的山道,虽然湿滑难行,但只要两个人相互扶持,彼此守护,就一定能走到风景最美的地方。而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,那些不轻易说出口的深情,才是婚姻最坚实的基石,最温暖的底色。

上一篇滴水的窗沿

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